Blogtrottr
Mobile01最新文章
全新二代鏡 畫質更勝過往‧AF-S NIKKOR 80-400mm f/4.5-5.6G ED VR
Jun 18th 2013, 01:49

按這裡檢視圖片
Nikon系統裡最受到玩家關注的長焦段鏡頭我想就屬小黑系列了,因為70-200mm的焦段加上f/2.8的恆定光圈,所以被列為變焦大三元之一,但有時候恆定光圈並不一定可以滿足玩家的需求,還是得看拍攝的題材來決定鏡頭。而今年Nikon最受矚目的長焦段鏡頭,我想就非這顆三月才發表的「AF-S NIKKOR 80-400mm f/4.5-5.6G ED VR」莫屬了,距離前代作品已有12年之久,想必玩家都很期待它改款後的表現;前代鏡為Ai鏡頭,在鏡身末端還設有光圈環,可搭配在數位機身或傳統底片機身上使用。

至於新一代的AF-S NIKKOR 80-400mm f/4.5-5.6G ED VR,不僅在鏡片用料方面有大幅的躍進,光學防手震也從過去的三級進步至四級,期待此鏡在望遠端拍攝時能擁有更穩定的快門補償效果。以下就是AF-S NIKKOR 80-400mm f/4.5-5.6G ED VR的介紹與實拍,讓還未入手的朋友可以作為參考,不過版上80-400大樓內的照片真的很猛,還請前輩們鞭小力一點

按這裡檢視圖片
這顆鏡頭附有一個保護套,使用耐磨且帶有點厚度的尼龍布,僅帶一顆鏡頭外出時,能提供不錯的保護性,塞入鏡頭加遮光罩剛剛好。

按這裡檢視圖片
80-400的遮光罩為傳統的蓮花造型,使用塑膠材質且內裡僅做消光處理並無植上絨毛。鏡頭的高度約203mm,重量來到1570公克(含鏡頭架),另外鏡身材質當然是金屬製囉!

按這裡檢視圖片
鏡頭前端註記了80-400的多項技術,小編在這裡一次為各位說明好了,「Nano Crystal Coat」代表這顆鏡頭使用了奈米鏡片鍍膜塗層技術,「SWM」指的是此鏡搭配了超音波對焦馬達,驅動時會比傳統對焦馬達要來得寧靜且迅速,「VR」指的可不是VR快打(年紀暴露...)這裡的VR是鏡頭內的光學防手震,基本上來說VR可補償的快門速度從三級起跳,但一些進階鏡頭可達四級或五級,本篇的主角80-400mm可補償的快門速度就是四級,去年推出的小小黑則可以達到五級。

「Super ED」用白話直翻就是超低色散鏡片,能夠盡可能的抑制紫邊或是色散的情形,使得成像較為清晰;「IF」意指對焦機構為內對焦,也就是說對焦時鏡頭不會伸縮亦不會旋轉;「77」指的是鏡頭口徑的大小,其實77mm這口徑在一些高階鏡頭上十分常見,足夠的進光量使得畫質也可以有所提昇,像自家的24-70mm f/2.8及70-200mm f/2.8都是如此。最後就是鏡頭的產地了,MADE IN JAPAN無誤,這種高階且單價不斐的鏡頭當然是日本製造啦。

按這裡檢視圖片
這裡可以特別留意到鏡頭前端的部分,80-400特別在鏡頭前端加上了橡膠圈,在沒裝遮光罩的時候可以有效保護前玉,碰撞時也可以作為緩衝用途,而這設計小編也是第一次見到。

按這裡檢視圖片
80-400mm在廣角與望遠端的的最大光圈分別為f/4.5-5.6,光圈的葉片數為九枚,而且光圈形狀為圓形,鏡片結構為20枚12群,內含四片低色散ED鏡片、一片超低色散ED鏡片,並使用奈米結晶塗層,藉此降低折射率並減少鬼影與耀光的情形。從圖中的對焦尺中可以看到,80-400的最近對焦距離為1.5公尺(需手動對焦),最佳放大倍率為0.2X,至於自動對焦時的最短對焦距離為1.75公尺。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0.2x的放大倍率雖然跟微距鏡頭沾不上邊,但用400端進行特寫還是有能力凸顯主題的存在,上圖是望遠端400mm搭配光圈f/6.3的實拍範例,而對焦距離約在1.5公尺左右,正好是最近對焦距離。

按這裡檢視圖片
靠近前玉的轉環為變焦環,靠近後端的則是對焦環且支援全時手動對焦,各位可以發現兩者橡膠圈的樣式是不同的,這讓使用者光用手感就可以辨識出轉環的用途。

按這裡檢視圖片
只要是長焦段的鏡頭不論定焦、變焦與否,鏡身上的按鍵絕對少不了,接下來就是這些按鍵的功能介紹。

按這裡檢視圖片
首先來看到對焦模式與對焦範圍的設定,「A/M」代表自動對焦為主,手動對焦為輔、「M/A」代表手動對焦為主,自動對焦為輔、「M」則是代表手動對焦。對焦範圍方面,使用者可指定全域對焦或是無限遠~六公尺的範圍內進行自動對焦,因為有時候拍攝飛羽題材或鐵鳥一定在六公尺之外,以全域對焦範圍(FULL)去拍攝的話,合焦速度肯定比不上(∞-6m)。

按這裡檢視圖片
VR光學防手震這裡也有開關可切換,另外防手震的類型亦有一般及動態可選擇。至於小編使用的經驗發現,80-400的VR防手震官方雖然說有四級的水準,不過就小編實際上的使用情形來說,防手震的實際輔助效果只能勉強達到三級,這是在400端、快門速度1/100s的情況下,拍攝5張約有2張會有手震的問題,所以說防手震並不是萬能的,還是盡可能的保持在該焦段的安全快門才是良策。

按這裡檢視圖片
由於80-400是外變焦的設計,鏡頭若用久了難免抵擋不住地心引力的摧殘,遲早會有垂頭的問題,所以原廠為此也特別加入了鏡頭鎖的設計。在80端的時候可以LOCK住,鏡頭長度也不會不受控制。

按這裡檢視圖片
隨鏡附有腳架環,搭配機身上腳架的時候前後重量較能夠達到平衡,雲台的負擔也比較小。

按這裡檢視圖片
鏡頭後端亦為金屬材質。

按這裡檢視圖片
接環的邊緣設有橡膠圈,具備基本的防塵、防滴能力。

按這裡檢視圖片
為了具體展現AF-S NIKKOR 80-400mm f/4.5-5.6G ED VR這顆鏡頭高畫質的特性,我特別跟原廠借來高畫素的D800E來詮釋,希望能符合大家的期待。

按這裡檢視圖片
上圖是80-400在廣角端及望遠端時,鏡身長度的變化,廣角端的時候鏡身長度最短,若伸至最望遠端則鏡身長度會比未伸出時多1/3。

按這裡檢視圖片
最後就是本人手持時的示範啦!與D800E搭配外出作業時,手持半天拍攝下來還沒啥問題,體力上絕對是可以負荷的。再來提供這次的實拍圖片與使用心得,跟各位分享一下。

★ AF-S NIKKOR 80-400mm f/4.5-5.6G ED VR‧實拍樣本(RAW轉JPG)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位於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旁邊的橋樑上,處處可以看見成群的小白鷺、黃頭鷺、夜鷺,在此覓食還有築巢而居,因為這裡有一大片茂密的樹叢,距離人類有一段距離,下方又有河川隨時可以捕食魚類,非常適合牠們在此生活。其實以D800E每秒連拍最多四張的速度來說,用它來追焦是比較辛苦,畢竟連拍速度越低,從中挑選到成功照片的機率也就越低;雖然D800E的對焦性能僅次於D4,但受限於連拍速度,這也是不得已的。不過上面這張飛行版的黃頭鷺算是成功的範例,我將原尺寸3600萬畫素的照片格放至1000萬左右,畫面還是很銳利,而這就是高畫素的優勢了。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在都市長大的小孩,應該沒什麼機會看到幼鳥吧!除非你小時候很愛爬樹,畫面中這隻黃頭鷺媽媽剛餵食完幼鳥們,但幼鳥似乎都沒吃飽,不停的拉長脖子把嘴往鳥媽媽的嘴裡頭探,這時真覺得母愛真偉大,不論是人類或是動物。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幼鳥時期的小白鷺長的還真萌啊!身上尤其是頭上的毛都還是澎澎的,一副稚氣未脫的樣子。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這應該算是標本版的黃頭鷺,此時以350端拍攝,放大檢視時可以看到身上的羽毛都是根根分明且非常的銳利。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在思源埡口附近遇見的「毛地黃」,它屬於高山植物所以在平地不容易見到,以紫紅色與白綠色的品種最為常見,而小編對「毛地黃」之所以印象深刻,那是因為詹姆士龐德在007皇家夜總會那集電影當中,被反派下了含有毛地黃萃取物的毒藥;而現實生活中「毛地黃」雖然整株都含毒,但也可作為救人時常見的強心劑,但需經過專業的提煉才辦的到,野外遇見色彩鮮豔的「毛地黃」時,可別去觸摸或是摘採它。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在合歡山前往武嶺的路上,沿途都是這種鮮黃色的護欄,這也成為當地的特色;不過護欄上處處可見到撞擊的痕跡,奉勸各位駕駛行駛山路可別任意超速或是超車,因為車道不寬若有什麼意外的話,可是沒有額外空間讓你閃避的。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這裡是從台灣公路最高點武嶺向下鳥瞰的景色,來到武嶺的這天天氣非常的晴朗,放眼望去就是綠色的山巒、壯闊的雲海搭配陽光加持的藍天。印象這是我懂事後第一次來到武嶺,學生時期一直掛在嘴上的環島夢從未實現過,不然這裡也會是我必經的景點之一。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恰好在停車場看見一台藍色款式的速霸陸,外表那耀眼的金屬質感被發揮的淋漓盡致。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停車場一旁聳立著大片的板岩,可以看得出來岩石表面的風化情形非常嚴重,這是平地不容易見到的景觀。但看到許多遊客上上下下的在板岩之間爬來爬去,加上又沒有人員管制,我想這些愛胡亂攀爬的民眾只能自求多福了。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80-400這類的鏡頭要想迅速瞭解它的能耐,我想最方便的就是到木柵動物園走一趟吧!因為400端在市區發揮的題材實在有限,動物園場地不僅夠大又有動物們可以當現成的麻豆,多棒啊...(苦笑)。圖中的是長臂猿,上圖是以400mm拍攝,搭配1/100秒的快門速度,這張沒有出現手震的情形。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這張使用的焦段為112mm,光圈為f/5.6,從畫面可以看到背後有著迷人的圓形散景。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點擊原圖檢視時,請留意弓角羚羊眼睛的部份,用黑白來詮釋更能看出畫面銳利與否。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看到長頸鹿就會讓我想起醉後大丈夫第三集的搞笑片段,另外我還不常見到長頸鹿坐下來休息的說,可能是拍照這天真的是太悶太熱了。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斑馬真可說是時尚界的一哥(雖然斑馬也有母的=.=),因為斑馬紋真的很有時尚感,跟喜歡鱷魚皮、蛇皮、豹紋之類的朋友一樣,這些圖案就代表著「經典」。拍攝時我刻意選用黑白來詮釋,因為斑馬紋正好就是黑白色,目的就是不讓條紋受到畫面其它顏色干擾。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在動物園拍攝時一直有飄雨的跡象,後來才下了持續半小時的傾盆大雨,這時的我還是閒不下來,舉起相機還是捕捉下葉子上的露珠。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D800E的高畫素及高細節強項,讓小編在看原圖大小時,發現大象皮膚上的汙垢還真多啊...感覺像是被裹上厚厚一層的泥土。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這隻是北非髯羊,此時正好捕捉到牠在喝水的畫面,但若是有機會到非洲拍攝大遷徙的畫面,那會是多過癮的一件事情啊!前提是鈔票要帶的夠多。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每次看到犀牛就會讓我聯想到坦克車...被牠頂一下不知道會飛幾丈高...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看這隻猴子多悠哉的掛在樹上休息啊,就算下雨也沒在管的。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每次見到「枯葉蝶」都覺得很有趣,當牠的翅膀闔起來時,乍看之下就像是枯葉一般,但翅膀一張開又充滿著色彩繽紛的圖案,令人為之驚艷。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人像模式)
前些日子曾在Nanako文章出現過的小優,讓各位看看80-400這支鏡頭在人像方面的詮釋又是如何,這時端段為100mm,光圈為f/4.8。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超級卡哇伊的「山羌」,但我不懂為什麼要和長臂猿在放同一區內,好在沒有被欺負。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木柵動物園內隨時可以見到黃頭鷺的蹤跡,反而看不到小白鷺。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原來這隻猛獸的正確名稱是「斑點鬣狗」(感謝網友:flymousetw開示),光看牠的表情感覺就是不好惹的,拍攝時牠不停在泥地上前後的走來走去,唯有開啟連拍加上1/400秒的快門速度,才從10來張照片中選到一張滿意的。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木柵動物園一進門就可以看到多隻的小紅鶴,早上過去的話多數都是站著在睡覺,大概中午過後才會起床...

★ AF-S NIKKOR 80-400mm f/4.5-5.6G ED VR‧整體感受與使用心得

按這裡檢視圖片
80-400這顆鏡頭我真正用到的時間大概只有三天的時間,因為月初一直給我下雨,這根砲管又不太適合在室內作業,加上去思源埡口及合歡山正好錯過了季節,原先預計要拍的杜鵑及鳥也都沒瞧見,所以照片並沒有預期中的豐富,關於這點小編感到很抱歉;礙於鏡頭要再交給其它媒體測試,所以想補拍的時間也沒有。這次選用D800E來搭配80-400,我最大的目的就是想知道它究竟能否承受得起這種高畫素的考驗,因為去年在測試D800時,搭配標準鏡皇24-70 f/2.8來拍攝,照片卻讓網友感到差強人意;至於80-400這次在搭配D800E拍攝的情況下,幾乎九成以上的照片我都給予不錯的評價,尤其是銳利度方面,這樣的組合絕對有互相加分的效果。

目前以公司貨的價格來說「80-400」與「小黑六」之間存在一萬多元的價差(80-400較貴),但兩者的用途卻是截然不同,80-400存在的目的就是兼顧望遠變焦的便利性及攜帶上的機動性,小黑六則是強調那70-200端皆可用的f/2.8恆定光圈,而且背景虛化的效果十分明顯,所以多數玩家還是會選擇以小黑六來拍人像,80-400則用來拍攝飛羽類的題材,兩者的取向是比較不同的,但80-400的人像照表現也不差就是了,本篇有兩張照片可參考,還請留意一下。

玩家們可能都很想知道這顆鏡頭的對焦速度究竟如何,我只能說在SWM超音波對焦馬達的加持下,這類鏡頭的對焦速度都有一定的水準,不必擔心這個問題,且機身的影響會比較嚴重,例如分別接在D3200與D800E身上,那個自動對焦速度肯定是會有差異的。最後還是得再提一下VR防手震這部份,有VR固然是好事,但碰上長焦段的鏡頭,例如在400端時就算VR有四級快門的補償效果,你用1/400s計算減去四級快門後是1/25s,你想想...400mm手持拍攝用1/25s的快門速度,再加上3600萬畫素的解像力,100%檢視下應該沒有一張合格吧!所以我建議若有打算入手80-400這顆鏡頭的朋友,在使用400端拍攝時,除了開啟VR防手震,快門速度至少也要保持在1/200s,這是小編的使用經驗,分享給大家。

附加檔案已被下載3次

歡迎加入小惡魔FB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pages/Mobile01/189979853379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f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